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楊月 范質惠)近日,一個矛盾尖銳、調解艱難的農民工討薪系列案,成為了檢驗益陽市赫山區(qū)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“試金石”。
微信群里的一張工資表,牽出四年積怨
2022年至2024年,8名農民工受雇于某挖沙船經營者,在資江水域從事采砂作業(yè),他們風里來雨里去,工資卻屢遭拖欠。2024年1月,船主在微信群中發(fā)出一份《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未付工資表》,承諾盡快結清,但此后依舊杳無音信。8名農民工多次討要無果,無奈于2025年3月21日向益陽市赫山區(qū)法院提起訴訟。
“砂石行情連年下滑,采砂成本越來越高,我實在是拿不出錢!”庭前電話溝通時,被告連連訴苦。而原告方情緒激動:“孩子上學、老人看病都指望著這筆錢,再拖下去日子怎么過?”雙方各執(zhí)一詞,矛盾一觸即發(fā)。
28天!法官與時間的賽跑
案件分到法官張欣后,她翻閱卷宗,心頭焦慮:“8名農民工的欠薪總額達56萬元,涉及數百個工時核算,且雙方對具體金額爭議極大。更棘手的是,被告經營困難,判決后恐將面臨‘執(zhí)行難’,而這些薪酬又是農民工生計所系,一刻也拖不起。”
庭前會議上,雙方提交的證據:泛黃的考勤手寫本、殘缺的采砂單據、零散的微信聊天記錄......足足鋪滿整張會議桌。
“這些證據零碎、數據復雜,但每一張紙背后都是老百姓的期盼。”張欣與團隊“釘”在辦公室,將材料逐項比對,最終厘清8人實際工時,并測算出被告應付薪資。
事實清楚了,調解卻陷入僵局。被告哽咽道:“不是不想給,去年汛期船被沖毀,維修費掏空了家底。”原告?zhèn)兟勓愿崳骸澳汶y?我們拖家?guī)Э谇∥鞅憋L就不難?”“白紙黑字寫著欠我們56萬,拖了幾年了!你們開船的時候風光,現(xiàn)在來跟我們比誰更難嗎!”
“既要護住勞動者的‘血汗錢’,也要給企業(yè)留一線生機?!睆埿酪幻鎰窠廪r民工:“企業(yè)不能倒,倒了更難拿回錢,讓船老板想辦法,我們法院保證會敦促他盡快將錢給到各位!”一面督促被告:“農民工跟你吃苦兩年,不能寒了人心!之前已經打過一張‘白條’,法院絕不容許再出現(xiàn)一張‘法律白條’,一定要真金白銀的兌現(xiàn)才行!”。
“薪”結解了,心結也開了
庭前會議一開就是一上午,唇槍舌劍的雙方漸漸在張欣的勸慰下冷靜下來,重新回到調解的正軌上,最終雙方對付款金額和時間達成一致意見。臨走時,張欣向被告再次強調一定要按照約定將工資給到位,不然將徹底失去農民工兄弟的信任。
2025年4月18日,被告開庭前將56萬元全部交付給8名原告,并將另外沒有起訴的農民工的26.3萬元也一并在法官見證下給付。一名農民工紅了眼眶:“這筆錢等了三年,沒想到法院一個月不到把錢給我們要回來了?!北桓嬉查L舒一口氣:“法官雖然給了我壓力,但也讓我更冷靜地處理這些糾紛,也考慮了企業(yè)的實際困難,往后踏踏實實經營,再不欠良心債!” 挖砂船農民工討薪系列案在開庭前以原告撤回起訴圓滿結案。
“小案件連著大民生?!痹娲砺蓭煾锌?,“多虧了承辦法官‘如我在訴’的情懷,群眾勝訴權益才能真正實現(xiàn)?!?/p>
一紙裁定,法潤無聲。五一收假第一天,8名原告為法官送來錦旗,“薪火相傳護民生,法理交融平糾紛”璀璨生輝,本案的審判工作托起的是8個家庭的生計,更亮出了法院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的范本。
責編:楊紹銀
一審:楊紹銀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